C77-02四種四諦對照表 |
||||||
藏 |
生滅四諦 |
析空觀 |
由因緣生滅示 生滅四諦 |
緣起無常義 |
苦是逼迫相, |
觀察五蘊諸行有生住異滅的無常相 |
通 |
無生四諦 |
體空觀 |
由因緣即空示 無生四諦 |
緣起的空義 |
苦無逼迫相, |
緣起有自性空,當體即無生,通前藏教者:此教鈍根菩薩,但證真空之理,與前藏教是同也;通後別圓者:此教利根菩薩,於真空之理能知不空,證入中道之理,與後別圓二教相同也。 |
別 |
無量四諦 |
次第三觀 |
由因緣只是假名示無量四諦 |
緣起的如幻假義 |
苦集滅道 |
此教獨菩薩法,菩薩所化眾生既無量,其所用法門亦無有量。如大乘中任一法皆可為三昧成就之所緣。此教純是菩薩所修之法,不同藏通二教是三乘共修也。別後圓教者:此教所明法門行相,隔歷次第,不同圓教一切圓融也。 |
圓 |
無作四諦 |
一心三觀 |
由不思義因緣示 無作四諦 |
緣起的中道義 |
無苦可捨, |
圓教者,事理無礙,法法融攝也。大乘菩薩,圓觀諸法,事事即理,無有造作,任運而生。如佛不用出定即可現諸威儀。故云:陰入皆如,無苦可捨;塵勞本清淨,無集可除;邊邪皆中正,無道可修;生死即涅槃,無滅可證,是名圓教無作四諦。此教對最上利根之菩薩,說事理圓融之中道實相。 |
註:瑜伽師地論所說的四諦應該是判屬於通教的無生四諦,通藏通別。如果是依依他起法的生滅相來觀空就說是生滅四諦,如果是依遍計所執的體相皆無來觀空就說是無生四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