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

妙雲集中編之一『佛法概論』 [回總目次][讀取下頁] [讀取前頁]


第六章 有情流轉的生死根本

第一節 生死根本的抉擇

 無明與愛

  有情為蘊、處、界的和合者,以四食的資益而延續者。在這和合 的、相續的生死流中,有情無法解脫此苦迫,可以說有情即是苦迫。究竟有情成 為苦聚的癥結何在?這略有二事,如說:「於無始生死,無明所蓋,愛結所繫, 長夜輪迴,不知苦之本際」(雜含卷一0•二六六經)。無明與愛二者,對於有 情的生死流轉,無先後也無所輕重的。如生死以此二為因,解脫即成心解脫與慧 解脫。但從迷悟的特點來說,迷情以情愛為繫縛根本,覺者以智慧──明為解脫 根本。這可以舉喻來說:如眼目為布所蒙敝,在迷宮中無法出來。從拘礙不自由 說,迷宮是更親切的阻力;如想出此迷宮,非解除蒙目布不可。這樣,由於愚癡 ──無明,為愛染所繫縛,愛染為繫縛的主力;如要得解脫,非正覺不可,智慧 [P80] 為解脫的根本。此二者,以迷悟而顯出他獨特的重要性。所以迷即有情──情愛 ,悟即覺者。但所說生死的二本,不是說同樣的生死,從不同的根源而來。佛法 是緣起論者,即眾緣相依的共成者,生死即由此二的和合而成。所以經中說:「 無明為父,貪愛為母」,共成此有情的苦命兒。這二者是各有特點的,古德或以 無明為前際生死根本愛為後際生死根本;或說無明發業,愛能潤生:都是偏約 二者的特點而說。   

 我見與識

  經中又有以薩迦耶見──即身見,我見為生死根本。我見為無明 的內容之一。無明即不明,但不止於無所明,是有礙於智慧的迷蒙。無明屬於知 ,是與正智相反的知。從所知的不正說,即邪見,我見等。『雜含』(卷一二• 二九八經)解釋無明說:「不知前際,不知後際,不知前後際;不知於內,不知 於外,不知內外;不知業,不知報,不知業報;不知佛,不知法,不知僧;不知 苦,不知集,不知滅,不知道;不知因,不知因所起法;不知善不善,有罪無罪 ,習不習,若劣若勝,染污清淨;分別緣起皆悉不知」。這是從有情的緣起而論 [P81] 到一切的無知。但無知中最根本的,即為不能理解緣起的法性──無常性、無我 性、寂滅性。從不知無常說,即常見、斷見;從不知無我說,即我見、我所見; 從不知寂滅說,即有見、無見。其中,我見為無明迷蒙於有情自體的特徵。且以 人類來說:自我的認識,含有非常的謬誤。有情念念生滅,自少到老,卻常是直 覺自己為沒有變化的。就是意味到變化,也似乎僅是形式的而非內在的。有情展 轉相依,卻常是直覺自己為獨存的,與自然、社會無關。有情為和合相續的假我 ,卻常是直覺自己為實在的。由此而作為理論的說明,即會產生各式各樣的我見 ,如上面所說的三見,即是「分別」所生的。佛法以有情為本,所以無明雖遍於 一切而起迷蒙,大乘學者雖為此而廣觀一切法無我,一切法空,而解脫生死的真 慧,還要在反觀自身,從離我我所見中去完成。

  又有以識為生死本的,此識為「有取識」,是執取有情身心為自體的,取即 愛的擴展。四諦為佛的根本教義,說生死苦因的集諦為愛。舍利弗為摩詞拘絺羅 說:「非黑牛繫白牛,亦非白牛繫黑牛,然於中間,若軛若繫鞅者,是彼繫縛。 [P82] 如是……非眼繫色,非色繫眼,乃至非意繫法,非法繫意,中間欲貪,是其繫也 」(雜含卷九.二五0經)。這說明了自己──六處與環境間的繫縛,即由於愛 ;「欲貪」即愛的內容之一。愛為繫縛的根本,也即現生、未來一切苦迫不自在 的主因。如五蘊為身心苦聚,經說「五蘊熾盛苦」,此熾然大苦的五蘊,不但是 五蘊,而是「五取蘊」。所以身心本非繫縛,本不因生死而成為苦迫,問題即在 於愛。愛的含義極深,如膠漆一樣粘連而不易擺脫的。雖以對象種種不同,而有 種種形態的愛染,但主要為對於自己──身心自體的染著。愛又不僅為粘縛,而 且是熱烈的,迫切的,緊張的,所以稱為「渴愛」、「欲愛」等。從染愛自體說 ,即生存意欲的根源;有此,所以稱為有情。有情愛或情識,是這樣的情愛。由 此而緊緊的把握、追求,即名為取。這樣的「有取識」,約執取名色自體而說為 生死本,即等於愛為繫縛的說明。 [P83]

  

第二節 情愛的活動形態

 戀舊與趨新

  有情的繫縛不自在,以情愛為他的特性。如能靜心的省察,不 難深切的體味出來。有情的愛著,必然表現於時間中。一切存在,必現為時間相 ;時間有前後兩端,依前後兩端而安立現在。經中說:「於過去諸行不顧念,未 來諸行不生欣樂,於現在諸行不生染著」(雜含卷二九•八0五經)。有情由於 情愛的特性,所以對過去,總是戀戀不捨,隨時執著。此顧戀過去,不是一般的 記憶,而是戀戀不捨,難以放下的。對未來,卻另是一樣,即時時向前追求,總 覺得未來是怎樣的好;總是不滿於固有而要求新的,並且是無限的欲求。一面回 戀過去的舊,一面又拚命追求未來的新,這二者是一大矛盾。不承受過去,不能 創開未來;要開拓未來,又必然要超越過去。有情老是在這戀戀不捨的顧念,躍 躍欲試的前進中。過去本有許多值不得留戀的,但有情每故意忘卻,常懷念舊有 的喜樂光榮,總覺得過去值得留戀。對於前途,雖不一定就是光明,光明也逃不 [P84] 了消逝的命運;但又覺得是好的,有希望的。這是有情的必然傾向,誰也不能否 認。在此過未中間的現在,要離不離的染著,即緊緊的抱著不放。過去是幻滅了 ,未來還在夢中,現在就是這樣的瞥爾過去。愛染不捨,到底什麼是自己?什麼 是自己所有?由於情愛戀著於無常流變的現實,顧此執彼,所以構成大矛盾。如 對於現社會,有的偏重進取,有的偏重保守。偏重進取的,不滿意固有,憧憬於 前途的光明。偏重保守的,以為社會進步,必須保有舊有的成就,在安定的秩序 中前進。混亂的前進變革,不一定是光明的。兩者各有所見,但由偏重於一邊而 住著,在經濟或政治上,就發生衝突的現象而爭論不已。其實,這些矛盾衝突, 可說是情愛的特性,為有情不能契合無常流變的事實,戀著過去或欣求未來所引 起的困惱。不過,情愛表現於時間的活動中,雖顧戀過去,欣求未來,染著現在 ,而由於時間的必然傾向,多少側重於未來的無限欲求。愛在三世漩流的活動中 ,一直向前奔放,所以經中有時特重於從現在到未來,如「四愛」所說。

 逐物與離世

  情愛的活動,又必然是自我的活躍於環境中。有人說:人類的 [P85] 一切愛,都是以男女間的性愛為根本。愛兒女、父母、愛朋友等,不過是性愛的 另一姿態。然以佛法說,這是不盡然的。有情是可以沒有性欲的。如欲界以上; 即如一類下等動物,也僅依自體的分裂而繁殖。所以論到情愛的根本,應為「自 體愛」。自體愛,是對於色心和合的有情自體,自覺或不自覺的愛著他,即深潛 的生存意欲。自體愛又名我愛;這不獨人類如此,即最低級的有情也有。有了我 ,我是「主宰」,即自由支配者,所以我愛的活動,又必然愛著於境界,即我所 愛。對於與自我關涉而從屬於自我的欲求貪著──我所愛,或稱之為「境界愛」 。境界愛與自體愛,嚴密的說,有此必有彼,相對的分別為二(我與我所也如此 ),是相依共存的。有情存在於時間中,故發現為過現未的三世愛染;自體愛與 境界愛,可說為有情的存在於空間中。愛著有情自體,而自體必有相對的環境, 所以即以自我愛為中心而不斷向外擴展。如燈以炷燄為中心,向外放射光明, 使一切外物籠罩於光明中一樣。有情愛著自體,於是對關聯自體的環境也愛著。 [P86] 如在家庭中,即認為我的家庭而樂著;我的身體,我的衣物,我的事業,我的朋 友,我的國家,我的名譽,我的意見等愛著,也是境界愛。有我即有我所,這本 為緣起依存的現實。由於情愛的愛著,想自主,想宰他,想使與自我有關的一切 從屬於我。然而自我的自由,要在我所的無限擴大中實現;不知我所關涉的愈多 ,自我所受的牽制愈甚。想佔有外界以完成自我,結果反成為外界的奴隸。或者 由於痛感我所的拘縛,想離棄我所而得自在。那知沒有我所,我即成為毫無內容 的幻想,從何能得自由?從愛染出發,不能理解物我、自他、心境的緣起性,不 能契合緣起事相,偏於自我或偏於外境,造成極端的神秘離世,與庸俗徇物。不 過這二者中,自體愛是更強的。在某種情形下,可以放棄外在的一切,力求自我 的存在。有故事說:一位商人入海去採寶,遇到風浪,船與寶都丟了,僅剩他一 無所有的個人。別人替他可惜,他卻慶辛的說:「幸得大寶未失」──人還沒有 淹死,這是自我愛的強烈表現。進一步,在某種情形下,只要生命不斷,甚至連 手足耳目都可以犧牲。就是「殺身成仁」,「捨生取義」,也是覺得這是更於自 [P87] 我意義的。

  此自體愛與境界愛,如約現在、未來二世說,即四愛:愛,後有愛,貪喜俱 行愛,彼彼喜樂愛。前二為自體愛,後二為境界愛。第一、為染著現在有的自體 愛;第二、是渴求未來永存的自體愛;第三、是現在已得的境界愛;第四、是未 來欲得的境界愛。此四愛,即自體愛與境界愛而表現於現在、未來的形式中。

  

 存在與否定

  平常以為愛著只是佔有的戀著,實則愛的意義極深,不但是如 此的。經中常說有三愛:欲愛,有愛,無有愛。「欲」即五欲──色、聲、香、 味、觸欲;對此五塵的貪愛和追求,是欲愛。貪著物質境界的美好,如飲食要求 滋味,形式貪求美觀,乃至男女的性愛,也是欲愛之一,這是屬於境界愛的。「 有」即存在,佛法以有情為本,所以每稱有情的存在為有。如三有:欲有,色有 ,無色有。四有:生有,本有,死有,中有。有愛,即於有情自體起愛,即自體 愛。無有愛,此「無有」極難解,近人所以或解說為繁榮欲。這仍應依古代的解 說,即否定自我的愛。凡是緣起的存在,必有他相對的矛盾性,情愛也不能例外 [P88] 。對於貪愛的五欲,久之又生厭惡;對於自己身心的存在,有時覺得可愛而熱戀 他,有時又覺得討厭。這如印度的一般外道,大都如此,覺得生活的苦惱,身心 的難以調治,因此企圖擺脫而求出離。中國的老子,也有「吾有大患,為吾有身 」的見解。這還是愛的變相,還是以愛為動力;這樣的出世觀,還是自縛而不能 得徹底的解脫。這三愛,經中又曾說為三求:欲求,有求,梵行求。梵行求,即 是修遠離行,以圖否定存在的愛求。

  有人說:佛法是否定生命──反人生的。這是對的,也是不對。如西洋某哲 學家說:「道德的目的,在於不道德」。這不道德,並不是殺人放火等惡行,是 說:道德的究極目的,在使人到達超越一般的道德。佛法說了生死,說無生,也 是如此。一般的人生,愛染是他的特性,是不完善的。情本的有情,含有不可避 免的痛苦,有不可調治的缺陷,故應透視他,超脫他。佛法的體察有情無我無我 所,不但離有愛,也要離無有愛。所以佛法說無生,不是自殺,不是消滅人生, 是徹底的洗革染愛為本的人生,改造為正智為本的無缺陷的人生。這樣,無生不 [P89] 但無此生,更要無此不生。如龍樹的解說無生,即生、無生等五句皆絕。如佛與 阿羅漢等,即是實現了情愛的超越,得到自由解脫的無生者。 [P91]

  


[回總目次][讀取下頁] [讀取前頁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