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菩提學會  [home]

禪坐基礎訓練

宏印法師

何守正整理

『四聖諦如實知,八正道如實修;

 數習觀達輕安,念處觀得解脫。』

靜坐是修養身心最好的方法之一。靜坐可使人精神充沛恢復疲勞,心平氣和,增進思考,促進血液循環,加強免疫機能,進而舉止安詳,頭腦聰慧,反應敏捷,皮膚滋潤,變化氣質,減少執著。以佛法而言,坐禪是學習聖道一種非常重要的實踐,實質的說,則是改善自己的思想。我們生活在這世上,有許許多多的不如意,原因都是出於自己的內心,而不只是外境。如果我們能改善自己的思想,所有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。

靜坐前後的調和功夫:

(一)調飲食(二)調睡眠(三)調身(四)調息(五)調心

調飲食--飲食知節量。飲食只是維持生命所需,不可在美味上著想;維持需要的營養,身心有力,才能修行。行者應觀察,每日飲食與每日打坐品質之間的影響關係,譬如:油炸食物是否容易使人昏沈?糖果、甜食、汽水及咖啡是否容易引起掉舉?........等等。靜坐宜在早晨空腹時,或食後一、二小時,效果為佳。

調睡眠--常人睡眠以六至八小時為度。過多則心神昏昧,過少則心神虛恍,均屬不宜。且睡眠應定時、有節制,並養成運動習慣,保持身心健康,方可入道。

調身--端正自己的姿勢叫做調身。靜坐的姿勢最好將兩腿盤起來,盤腿可以減短血液通道,令心容易入定。靜坐有兩種坐式:(1)雙盤:如此姿勢自然端直(於坐墊上)(2)單盤:女眾因生理關係宜單盤。若是雙、單盤均坐不住,可將兩小腿交叉與兩股下,亦名交叉架坐。次要安置兩手,手背疊於手掌上貼近小腹置於腿上,兩大拇指輕觸,有如結印,功用可使左右血液交流。然後,身體左右晃動兩、三次,端正其身脊骨自然輕鬆地挺直(不要僵硬);開口吐腹中穢氣(約二、三次)吐畢,舌頭抵上齶,由口鼻徐徐吸入清氣數次,閉口,唇齒相著,舌頭自然輕輕地抵上齶,兩眼輕閉或微開下垂,正身端坐;坐久若覺身體俯仰斜傾,應隨時輕輕矯正,這是大約坐時調身之法。下坐之後,開口輕吐氣數次,慢慢搖動身體,舒放雙手雙腳,以手掌心互搓令熱,周遍地按摩頭、臉、兩耳、頸、胸、腹、背、手、腿、至足心而止,這是坐後調身之法。靜坐有四要訣請把握:第一要「鬆」--全身放輕鬆,頭部、兩眉、嘴角、肌肉、兩肩、全身悉令放下。第二是「靜」--寧靜思想,不使七情六欲生起。第三是「守」--將意念安守於所緣境上,令心聚精會神。第四是「息」--調和氣息,逐漸入於細、慢、長的狀態。「鬆、靜、守、息」於行、住、坐、臥、出入、往返,均可歷境習禪。對初學者,心粗意亂,必須以靜坐方式入定。

調息--主要是教人在呼吸上用功夫。天台宗的六妙門修持方法,分為六個階段:(1)、數息。(2)、隨息。(3)、止。(4)、觀。(5)、還。(6)、淨。前面的「數」、「隨」為修習的前方便;止是讓我們的心靜下來,不昏沉,不散亂,相續的明靜而住;後三者屬觀(慧);以明靜的心作觀想,對宇宙人生的真理作深入的思考。如果學佛要有高層次的經驗,就要通過禪定,那是一種內心的修持。要能夠開發智慧與法性相應,就要有這種內心的修持;依六妙法門修行可通涅槃之路。靜坐的目的,為求心能安住一處,而「處」即是所緣境,心所安住的地方,因此靜坐時,可將心住於出、入息上(人正常自然呼吸一出一入,非特意造作的練氣功法)。呼吸有四種相:(1)喉頭呼吸:普通人、老年人、或病人呼吸短且淺,僅在喉頭出入,沒有完全盡肺葉張縮的量,以達吸氧吐碳的功用,造成血液循環不良。(2)胸式呼吸:較前者好,氣體出入能達胸部,充滿肺葉。體操時的呼吸運動,就能作到這地步。然以上兩種仍不能算作調息。(3)腹式呼吸:一呼一吸氣體能達小腹,鼻息出入極輕極細,漸漸深長,自然到達腹部,連自己耳朵也不聞鼻息出入的聲音,方是調息。(4)靜坐呼吸:年深日久,呼吸深細,一出一入不覺不知,好像入於無呼吸狀態;雖有呼吸器官,若無所用之,而氣息彷彿從全身毛孔出入,到這地步,乃達調息的極功。入坐時,息不調則心不定,故應使呼吸自然調緩,輕柔,長短均勻。心粗則息粗而短,心細則息細而長,故數習日久逐漸純熟,心息二者,任運相依,心隨於息,息隨於心,從一至十,不加功力,心息自在。數息功夫若用得好,能達四根本禪。依四禪定力作正觀緣起法能開發般若空性智慧。

靜坐的究竟功夫,就在能否調伏妄心。修定時要注意三事:(1)調伏心中妄想雜念,令其專注一境,或想丹田,或觀於心,或住於鼻端,使心不散亂。(2)調伏心中昏沉。靜坐日久,功夫得當,妄想掉舉減少,但要注意避免昏睡沉沒相應纏繞。對治昏沉,應注意平日的飲食、睡眠及運動。打坐昏沉時,提起心力,專注於鼻端呼吸,可做光明想或觀想蓮花。昏沉厲害時,可下坐洗臉、運動,或去睡覺做大休息,精神好時再打坐。(3)摒棄外緣。使眼耳鼻舌身意六根,不攀緣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境界。靜坐時不宜衝去接電話,坐前半小時別聊天說閒話及特別勞力的工作。談話太多,消耗體力,上坐時易打妄想及昏沉,影響靜坐效果與品質。

調心--就是禪觀。六妙門的「觀、還、淨」都屬觀慧,只不過觀的對象、觀的層次、觀的境界不一樣,所以才分成觀(空觀)、還(假觀)、淨(中觀),這是中國天台宗的分類觀法。

在佛法裡,有所謂「五停心觀」,五種針對我們的煩惱、習氣的對治方法。如修不淨觀治貪欲,修慈悲觀治瞋恚,修緣起觀治愚癡,修界分別觀治我執,修數息觀治尋思散亂。修止觀的人將心安立在一個所緣境上如理思惟、觀想。如觀想一朵蓮花、佛像、本尊、曼陀羅等(均屬假想觀),將所觀想的對象,觀到了了分明,心不散亂,觀到心境相應。勝義觀是般若智慧的緣起性空觀。平時我們應勤修四念住(觀身、受、心、法)能破除愛、見煩惱,去除人我的執著,成就聖道。「止」意為持續的靜心狀態,「心一境性」;「觀」則是透過內省穿破無明,根絕煩惱習氣,且能讓我們的心充分發揮潛能。透過持戒、息定的功夫,可息滅貪瞋癡,通達人生與宇宙的實相,就是智慧的發露(開悟)。

根本佛教重視緣起論的勝義觀修行。緣起論接近經驗論,在實際修行的觀照下,身與心能體會經驗的現象。世間存在的一切都是眾因緣條件和合生起而存在的現象,我們可以感受到、經驗到的。同時知道這存在的現象是無常的、無我的,非主宰性、獨存性、永恆性的實體。四聖諦如實知,世間的八苦,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求不得苦、愛憎會苦、怨別離苦及五蘊熾盛苦,是不是可實際經驗、感受到?貪瞋癡的熾盛,這種情緒真不真實?苦不苦惱?是抽象的還是能經驗、感受的?千萬不要將涅槃想得太神秘、太玄、深不可測,涅槃就是您身心煩惱息滅的當下;而且永斷煩惱(貪瞋癡)不生起,身心清淨的當下就是涅槃。緣起性空的勝義觀--觀照我們五蘊在六根(眼耳鼻舌身意)接觸到六塵(色聲香味觸法)境界時所生起的色受想行識,身心的感受經驗的現象都是因緣而起因緣而滅的幻象,無有實體自性可言,五蘊不可得,由一切法正見緣起的無常性、無我性,涅槃無生性的三法印導入無願、空、無相三解脫門。煩惱的突破是有次第的,先斷見惑煩惱,後斷愛煩惱。修行最難超越克服的是神秘主義的迷惑及靈異神通的追求。從禪觀引入修定,如果沒有般若智慧的正見,容易出現神秘主義的傾向。佛法強調無漏的般若智慧,而不是強調有漏的禪定。佛法中的增上定學是要幫助修增上慧學。打坐修定不是要啟發你的靈異神通,見靈是外力的依賴、崇拜、依靠、祈求。有靈異現象的事實境界不等於是正確的解脫。所以學佛人要把握法的正見、法的信心、法的力量、法的喜悅,《阿含經》說:「依法不依人,自依止,法依止,莫異依止。」學習佛法中的正定,啟發見法開悟。《阿含經》講「見法」--見緣起法,見一切法因緣生滅,此有故彼有,此無故彼無,一切法無有自性,法性空寂。佛法不是漫談因果,是要在現實的雜染事相中,把握因果的必然性;這必然理則,佛也無法使之改變。成佛也只是悟到這必然理則,依著清淨的必然的因緣法去實行完成。

修禪觀有四個目的(功德):(1)得現法樂住(身心當下輕安,喜悅,少病,少惱)(2)得殊勝知見(殊勝的知見,得五種通)(3)得分別慧(七覺支的擇法覺支成就,阿含經形容為清淨法眼,見到法的實相)(4)得漏盡解脫(煩惱永斷不再生)。依定才能引發身心輕安,能深入勝義,更能作饒益眾生的事業。印順導師修行止觀開示集錄的書叫《妙雲法雨的禪思》,大家可以去閱讀、學習及實踐。


If your browser has trouble reading Chinese Big5 font, read this.
Send mail to webmaster@mahabodhi.org for questions or comment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