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|||||
一份安閒一絲清涼陳民英一百多位生活步調緊張忙碌,講求高效率的矽谷佛弟子們,伴隨著二十多位遠自他州而來的佛友們,共同度過了三天知性又感性的佛法度假。國殤日的三天長周末,讓我們積攢久遠的疲憊與浮躁動盪的心,有了緩緩沉靜而逐漸澄明的機會,也使我們終日逐境而轉的攀緣心,得有片刻清淨明覺的自省。 仁俊老法師首日開示「中阿含未曾有法品郁伽長者經第七釋」。法師強調「未曾有法」乃是從未有過的稀有之法。佛法殊勝之處,大家都知,所知愈多而不與正法相應,反被捆綁迷惑。我們若能不佔有自我所擁有的,方能將心量開展,有了虛空一片的廣大心才能有根本的佛法器量,捨身捨心的向正法邁進。隨後老法師替有意皈依的佛友們行皈依儀式,雙眼微閉的開示皈依佛法僧的意義。我有緣並列於皈依弟子之中,合掌肅靜,感受法師神閒氣定的皈依教理;乍見法師睜開雙目,炯炯有神的提示,儀式後不收紅包及打倒紅包文化,其眉宇間流露著僧格的堅正,幡然了悟六祖大師「心平何勞持戒,行直何用修禪;菩提只向心覓,何勞向外求玄」的意境,所表現在老法師的一言一行上的覺性。 次日晚間的座談會,眾人在討論在家人出家與否及何時出家的課題時,法師答曰:「出家人出得了家,對家的執著戀捨不再;否則,這個家是出不好的。」老法師簡要有力,寥寥數語,總是真真切切,堅定而直指人心,看盡人生百態的糾纏縛結,確是「不經一番寒徹骨,那得梅花撲鼻香」的深刻體認。 宏印法師有著一種親切而民主的攝受力。在「妙雲集簡介」中,法師一再強調佛教修行的目標,應嘗試走出一條更實際、更寬廣的路線,但不是一條遙不可及的理論。佛友們跟法師習禪、練拍手功,充分流露出法師與佛友們,三分師徒七分道友的互信、互磋、互勉、互勵的互助精神。呂勝強老師的「經論導讀」及「佛法在生活上的應用」;莊春江老師的「佛法的四大宗趣與特質」一再提醒佛友們自「念茲在茲」建立正見、正信而向於佛道。 三天的結緣,讓我自「法疑充滿」一步步走進了「法喜充滿」的不歸之路。猶記十年前,父親去世時,曾一字一行一滴淚的替老人家寫了生離死別的訃文。當時步入佛門時,只想探究苦的根源。十年之後,在參與菩提學會的讀書會及研讀印順導師的著作後,只望對佛法的精神有些微的掌握,期能對世間的現象多少能有所釐清。三天的佛法度假,讓我找回多年來已喪失的一份安閒與一絲清涼。
|
|
If your browser has trouble reading Chinese Big5 font, read this. |